|
大家好,本周一晚上(2020年5月11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馬京雪醫(yī)師和大家一起學(xué)習(xí)《辨證錄·五郁門》。
本周學(xué)習(xí)的主要內(nèi)容:
1,人有心腹飽滿作脹,時或腸鳴,數(shù)欲大便,甚則心疼,兩脅填實(shí),為嘔為吐,或吐痰涎,如嘔清水,或?yàn)a利暴注,以致兩足面跗腫,漸漸身亦重大。此等之病,初起之時,必雜然亂治,及其后也,未有不作蠱脹治之,誰知乃是土郁之病乎?
2,人有咳嗽氣逆,心脅脹滿,痛引小腹,身不能反側(cè),舌干嗌燥,面塵色白,喘不能臥,吐痰稠密,皮毛焦枯,人以為肺氣之燥也,而不知乃是肺氣之郁。
3,人有遇寒心痛,腰椎沉重,關(guān)節(jié)不利,難于屈伸,有時厥逆,痞堅(jiān)腹?jié)M,面色黃黑,人以為寒邪侵犯也,誰知是水郁之癥乎?
4,人有少氣,脅腹、胸背、面目、四肢䐜脹憤懣,時而嘔逆,咽喉腫痛,口干舌苦,胃脘上下忽時作痛,或腹中暴疼,目赤頭暈,心熱煩悶,懊憹善暴死,汗濡皮毛,痰多稠濁,兩顴紅赤,身生痱瘡,人以為痰火作祟也,誰知是火郁之病乎?
5,人有畏寒畏熱,似風(fēng)非風(fēng),頭痛頰疼,胃脘飽悶,甚則心脅相連䐜脹,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見食則喜,食完作楚,甚則耳鳴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識人,人以為風(fēng)邪之病,誰知是木郁之癥也。
6,人之郁病,婦女最多,而又苦最不能解,倘有困臥終日,癡癡不語,人以為呆病之將成也,誰知是思想結(jié)于心,中氣郁而不舒乎?
敬請期待馬京雪醫(yī)師的分享。http://www.ynjkcy.com/bzl
祝賀馬京雪醫(yī)師講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學(xué)習(xí)和分析了《辨證錄·五郁門》的六個病例。
1,人有心腹飽滿作脹,時或腸鳴,數(shù)欲大便,甚則心疼,兩脅填實(shí),為嘔為吐,或吐痰涎,如嘔清水,或?yàn)a利暴注,以致兩足面跗腫,漸漸身亦重大。此等之病,初起之時,必雜然亂治,及其后也,未有不作蠱脹治之,誰知乃是土郁之病乎?
脾升胃降,中焦順暢,一有瘀滯,吐瀉交作。
陳士鐸說,方用善奪湯∶
茯苓(一兩) 車前子(三錢) 白術(shù)(三錢)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陳皮(三分) 半夏(一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而諸癥漸愈。
此方利水而不走氣,舒郁而兼補(bǔ)正。不奪之奪,更神于奪也,何必開鬼門、泄凈府始謂之奪哉!此癥用疏土湯亦佳。
白術(shù) 茯苓(各一兩) 肉桂(三分) 柴胡(五分) 白芍(三錢) 枳殼(三分) 半夏(五分)水煎服。四劑愈。
2,人有咳嗽氣逆,心脅脹滿,痛引小腹,身不能反側(cè),舌干嗌燥,面塵色白,喘不能臥,吐痰稠密,皮毛焦枯,人以為肺氣之燥也,而不知乃是肺氣之郁。
腎水虛,心火旺,肺氣不利,升降失常。
《難經(jīng)》說東方實(shí)西方虛,瀉南方補(bǔ)北方。
陳士鐸說,方用善泄湯∶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玄參(一兩) 荊芥(三錢) 牛膝(三錢) 炒棗仁(三錢) 沙參(三錢) 貝母(一錢) 丹皮(二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又輕,十劑全愈。
此方滋腎水以制心火,實(shí)滋腎水以救肺金也。肺金得腎水之泄而肺安,腎水得肺金之泄而水壯,子母同心,外侮易制,又何憤懣哉!此金郁泄之之義,實(shí)有微旨也。
此癥用和金湯亦效。
麥冬(五錢) 蘇葉(一錢)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茯苓(三錢) 黃芩(一錢) 半夏(五分) 百合(三錢)
3,人有遇寒心痛,腰椎沉重,關(guān)節(jié)不利,難于屈伸,有時厥逆,痞堅(jiān)腹?jié)M,面色黃黑,人以為寒邪侵犯也,誰知是水郁之癥乎?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陽虛水濕內(nèi)停,陳士鐸說,方用補(bǔ)火解郁湯:
熟地(一兩) 山藥(五錢) 巴戟天(五錢) 肉桂(五分) 杜仲(五錢) 薏仁(五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自愈。
此方于補(bǔ)火之中,仍是補(bǔ)水之味,自然火能生水,而水且生火,水火兩濟(jì),何郁之有,正不必滋肝膽而調(diào)脾胃也。
此癥用濬(jun)水湯亦效。
白術(shù)(一兩) 杜仲(三錢) 山藥(一兩) 薏仁 芡實(shí)(各五錢) 防己 桂枝(各五分)水煎服。四劑愈。
4,人有少氣,脅腹、胸背、面目、四肢䐜脹憤懣,時而嘔逆,咽喉腫痛,口干舌苦,胃脘上下忽時作痛,或腹中暴疼,目赤頭暈,心熱煩悶,懊憹善暴死,汗濡皮毛,痰多稠濁,兩顴紅赤,身生痱瘡,人以為痰火作祟也,誰知是火郁之病乎?
陽虛不運(yùn),瘀而化火。陳士鐸說,方用發(fā)火湯∶
柴胡(一錢) 甘草(一錢) 茯神(三錢) 炒棗仁(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陳皮(三分) 神曲 炒梔子(各一錢) 白芥子(二錢) 白術(shù)(二錢) 廣木香末(五分) 遠(yuǎn)志(一錢)水煎服。一劑而火郁解,再劑而諸癥愈矣。
此癥用通火湯亦妙。
白芍 玄參 麥冬(各一兩) 生地(五錢) 甘草(一錢) 陳皮(五分) 荊芥(一錢) 白芥子(二錢)茯苓(三錢) 半夏(八分)水煎服。一劑而郁解矣,二劑全愈。
5,人有畏寒畏熱,似風(fēng)非風(fēng),頭痛頰疼,胃脘飽悶,甚則心脅相連䐜脹,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見食則喜,食完作楚,甚則耳鳴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識人,人以為風(fēng)邪之病,誰知是木郁之癥也。
肝郁脾虛,病深日久,補(bǔ)虛開郁。
陳士鐸說,方用開郁至神湯∶
人參(一錢) 香附(三錢) 茯苓(二錢) 白術(shù)(一錢) 當(dāng)歸(二錢) 白芍(五錢)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 炒梔子(一錢) 柴胡(五分)水煎服。一劑而郁少解,再劑而郁盡解也。
此癥用舒木湯亦效。
白芍 當(dāng)歸(各三錢) 川芎 荊芥 郁金 蒼術(shù)(各二錢) 香附 車前子 豬苓 甘草(各一錢) 青皮(五分) 天花粉(一錢)水煎服。四劑愈。
6,人之郁病,婦女最多,而又苦最不能解,倘有困臥終日,癡癡不語,人以為呆病之將成也,誰知是思想結(jié)于心,中氣郁而不舒乎?
婦人優(yōu)思,肝郁脾虛。陳士鐸說,方用解郁開結(jié)湯∶
白芍(一兩) 當(dāng)歸(五錢) 白芥子(三錢) 白術(shù)(五錢) 生棗仁(三錢) 甘草(五分) 神曲(二錢) 陳皮(五分) 薄荷(一錢) 丹皮(三錢) 玄參(三錢) 茯神(二錢)水煎服。十劑而結(jié)開,郁亦盡解也。
此方即逍遙散之變方,最善解郁。凡郁怒而不甚者,服此方無不心曠神怡。正不必動之以怒,引之以喜之多事耳。
此癥亦可用舒木湯加梔子一錢、神曲五分,殊效(方見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