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y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柳之心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閑談運氣

[復制鏈接]
41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2-15 07:56:00 | 只看該作者
繼續(xù)。

我們都知道一年不同季節(jié)氣候不同,那么五運既然是氣候,當然就與一年不同的季節(jié)有聯(lián)系。

一般大家熟知的季節(jié)是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但研究運氣學的古人可不墨守陳規(guī),他們對一年的分法很多:一是不分,一年囫圇個討論分析;二是分兩份分析,上半年一份,下半年一份;三就是常見的分四份,春夏秋冬;四是分五份,叫做:春、夏、長夏、秋、冬,這個分法專供五運分析使用,所以又叫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五是分為六份,叫做...........哈哈,賣個關子,以后再說。

上面說了,將一年分為五份,每一份有一個名字,叫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和前面說的木火土金水運什么關系?是這樣的:
春     初運    木運      風
-----------------------------------------
夏     二運    火運      熱
-----------------------------------------
長夏    三運    土運      濕
----------------------------------------------
秋     四運    金運      燥
----------------------------------------
冬     終運    水運      寒
-----------------------------------------------
有什么疑問嗎?我再說就太太太太羅嗦了,因為這對稍了解中醫(yī)基礎知識的人來說,除了“初二三四終”,都是常常常常識。

在運氣學里,木、火、土、金、水這五運與一年不同時間段的這個對應次序,叫“主運”。

那么,還有其他的對應次序嗎?當然有!那個對應次序有點復雜,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客運”,談客運就要用到前面發(fā)的手指頭圖了,用哪一個呢?留點期待吧,感興趣的到前面帖子看看,試著著掐掐吧,哈哈,越掐越好玩的啦!

預告一下,下一帖要計算每一運的時間,需要 加減乘除運算,大家回憶一下當初學習加減乘除用了多長時間,思考一下最捷的捷徑需要多長時間?噢噢噢噢哦哦哦,是的是的,這些知識的學習不算在學中醫(yī)的時間里的!

好了,下次再說,祝大家 正月十六 快樂!

點評

很好,感謝您的介紹,請繼續(xù)。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4-2-15 17:17
42
發(fā)表于 2014-2-15 17:17:34 | 只看該作者
柳之心 發(fā)表于 2014-2-15 07:56
繼續(xù)。

我們都知道一年不同季節(jié)氣候不同,那么五運既然是氣候,當然就與一年不同的季節(jié)有聯(lián)系。

很好,感謝您的介紹,請繼續(xù)。

點評

謝謝!  發(fā)表于 2014-2-15 20:40
43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2-15 20:58:54 | 只看該作者
  繼續(xù)。比上次更枯燥點,而且用到加減乘除了!

  上面說過,木、火、土、金、水這五運與一年不同時間段的這個對應次序,叫“主運”。這個“對應”關系呢,籠統(tǒng)的說是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春、夏、長夏、秋、冬。

  我要再具體點呢?比如說,春,從那一天算起呢?春節(jié)嗎?不太講究的老百姓是從大年初一開始算的,講究點的老百姓是從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那天開始算的,但研究運氣學呢,與他們都不同,是從二十四節(jié)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大寒”開始算。

那么一個“運”占多長時間呢?這個問題如果直接看《內(nèi)經(jīng)》就很麻煩,而且古時候用漏壺計時,時間單位除年月日與現(xiàn)在相同,還有刻,刻下是分,分又有兩種......我們不討論了,直接奔主題:其實五運就是將一年的時間平均分為5份,一運就占其中一份。

我們可以用現(xiàn)在的時間單位算一下,現(xiàn)代天文學已經(jīng)很精確,一般來說可用 一年約365.2422 天來計算,

我們用天作單位:365.2422÷5=73.04844
即一運占73.04844天

把小數(shù)部分化為小時:0.04844×24=1.16256
即一運占73天又1.16256小時

我們把小時的小數(shù)部分化為分鐘:0.16256×60=9.7536
即一運占73天又1小時又9.7536分鐘

我們把分鐘的小數(shù)部分化為秒:0.7536×60=45.216
即一運占73天又1小時又9分鐘又45.216秒
或者說一運占73天69分鐘45.216秒

......

  通常的運氣學中,說一運占73天零五刻,這是什么意思呢?是這樣的,古時候計時單位,沒有分鐘和秒(前面說過,古代的“分”有點混亂,以后再說),而有“刻”,且一天分為一百刻,那么一刻就是現(xiàn)在的14.4分鐘,五刻就是現(xiàn)在的72分鐘,
這樣的話,按古人的說法計算,一運就是73天零72分鐘了?為什么和我上面算的不一致呢?這是因為古人以“刻”為單位,誤差大了點。
但,“五運”是將一年平均分為5份來計算這個思想是一致的。

好吧,先到這里,下一次再談一下五運的起始時間。
44
發(fā)表于 2014-2-15 22:17:13 | 只看該作者
能如此耐心地解說五運六氣, 樓主辛苦了。!

點評

山羊老師好!我是您的粉絲呀! 我來做一點基礎知識普及工作,這叫做殺雞不用宰牛刀,運氣中的高深知識和應用,還得請教老山羊老師。我說的錯誤的地方,還請山羊老師及時指正哦!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4-2-16 06:55
4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2-16 06:55:29 | 只看該作者
老山羊 發(fā)表于 2014-2-15 22:17
能如此耐心地解說五運六氣, 樓主辛苦了。!

山羊老師好!我是您的粉絲呀!

我來做一點基礎知識普及工作,這叫做殺雞不用宰牛刀,運氣中的高深知識和應用,還得請教老山羊老師。我說的錯誤的地方,還請山羊老師及時指正哦!

點評

柳老師真幽默。。。 其他不多說,我冒個泡發(fā)個帖子,就是想表達對您的支持!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4-2-16 22:21
46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2-16 11:18: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2-16 11:23 編輯

  嚴格說來,我們將一年從時間上分為五份來推算五運是不準確的,從后來天文學的發(fā)展來看,應該是一年中太陽在黃道上移動的角度或地球在軌道上公轉的角度平分五份,每一份的時間作為一運的時間,這樣的話,五運的每一步的時間長度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地球軌道是橢圓,所以在不同季節(jié),地球轉過的角度相同,但所用時間并不同。
  但,一個是那樣太復雜,需要天文觀測支持,另一個是本帖只介紹運氣學的基本入門知識,所以就不那么精確了,認為地球在勻速自轉公轉,也勉強說得過去。不過你再去看一些古書,有的在說一個時間的同時,還要附加一些星宿的位置,這個其實很重要,這就是在矯正簡單時間分段的誤差。

好了,我們繼續(xù)不太嚴格的閑談。

上面說過,五運推算的起始時間是從大寒節(jié)算起。
但日常一般說某個節(jié)氣的時候一般只說到哪一天,比如今年,2014年2月4日立春,或者說今年年初五立春。大寒呢?上一個大寒節(jié)在2014年1月20日,即年前臘月二十。

那,知道了大寒節(jié)這一天,要再精確到小時的話,是幾點呢?半夜0點?中午12點?都不是,是大寒的交節(jié)接時間。

你看日歷,有些日歷上不但標注某天是某節(jié)氣,而且還有括號,寫著幾點幾分,有的精確到秒,這個時間就是交節(jié)的時間。比如上一個大寒節(jié),是2014年1月20日5點51分42秒 。!
好了,這個時間就是交節(jié)的時間,每年不一樣的,這個工作,在以前,要由紀年干支進行推算,還不精確,現(xiàn)在由國家天文臺都計算好了,我們只需上網(wǎng)查一查,歐了!

我說的“交節(jié)時間”這個詞,是我聽老人們的說法,一些正規(guī)的書上叫做“交司時刻”。

好了,知道了大寒節(jié)的“交司時刻”,就知道了“初運”的開始時刻,上帖又說了每一運的持續(xù)時間是73天1小時9分鐘45.216秒,那么順序累計下去,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的起始時間不就都算出來了嗎!我就不啰嗦了。

下一帖我捋一捋一下主運的有關問題。


47
發(fā)表于 2014-2-16 16:32:40 | 只看該作者
柳之心 發(fā)表于 2014-2-16 11:18
  嚴格說來,我們將一年從時間上分為五份來推算五運是不準確的,從后來天文學的發(fā)展來看,應該是一年中太 ...

呵呵,真不錯。我是上來就看。你敢發(fā)我就一定敢看。謝謝哦。

點評

哈哈,謝謝來看。 那個.....敢不敢?這又不是違禁內(nèi)容或國家機密,看這個鏈接: 中醫(yī)探微先生于2008年在本欄目發(fā)的帖子http://www.linow.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923&extra=page%3D1&_dsign=835005f0[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4-2-16 17:09
4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2-16 17:09: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2-16 17:20 編輯
楊金峰 發(fā)表于 2014-2-16 16:32
呵呵,真不錯。我是上來就看。你敢發(fā)我就一定敢看。謝謝哦。


哈哈,謝謝來看。
那個.....敢不敢?這又不是違禁內(nèi)容或國家機密,看這個鏈接:
中醫(yī)探微先生于2008年在本欄目發(fā)的帖子[url=http://www.linow.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923&extra=page%3D1&_dsign=835005f0]http://www.linow.com.cn/forum.php?m ... 3D1&_dsign=835005f0[/url]

已經(jīng)很全面,我不過將這些內(nèi)容稀釋一下,寫成散文狀而已,也不算泄露天機,與別人的飯碗也無關,是吧?

嘿嘿,這個與我的《閑品詩味》是一個風格,沒見誰看了《閑品詩味》立馬變成詩人,搶了詩人的飯碗,所以這個《閑談運氣》也不過如此。

吐槽也是我的習慣,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了很多了,所以,還是要感謝你來看的時候留下足跡。
4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2-16 20:56: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2-16 21:28 編輯

現(xiàn)在捋一捋主運。

關于主運:

  將一年時間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叫一運。

  每一運的持續(xù)時間為73天1小時9分45.216秒

  推算一年運的起始點,是大寒節(jié)的交司時刻。一般大寒節(jié)都在農(nóng)歷年春節(jié)以前,所以一般說:以前一年大寒節(jié)交司時刻作為一年運的起始時刻。

  推算這五個運的過程叫五步,每一步都有一個名字,第一步叫初運,第二步叫二運,第三步叫三運,第四步叫四運,第五步叫終運。

  大寒節(jié)交節(jié)后的第一個73天1小時9分45.216秒為初運。
  大寒節(jié)交節(jié)后的第二個73天1小時9分45.216秒為二運。
  ......
  大寒節(jié)交節(jié)后的第五個73天1小時9分45.216秒為終運。

  每一步運都有一個五行屬性,和相應的氣象特點,通常的說法是:
  主運的初運五行屬木,氣象特點是風,可以這樣說:主運的初運為木運,主風。
  主運的二運五行屬火,氣象特點是熱,可以這樣說:主運的二運為火運,主熱。
  主運的三運五行屬土,氣象特點是濕,可以這樣說:主運的三運為土運,主濕。
  主運的四運五行屬金,氣象特點是燥,可以這樣說:主運的四運為金運,主燥。
  主運的終運五行屬水,氣象特點是寒,可以這樣說:主運的終運為水運,主寒。


==================
好了!

好了?
主運就這么簡單嗎?鬧!鬧!鬧!NO!NO!NO!,主運還有“太過”與“不及”!
太過與不及怎么表示?!
答曰:五音建運,太少相生。

哈哈,拽一下,不是我故意拽,是古人太牛!古人沒有什么框框!古人是有什么用什么,有五行就拿五行來用,五行不夠使了,五音也拿來用!用五音來表達氣候,用氣候推斷人容易得什么病。還有人用這些東東推算你的未來,就是盲叔他們。雖然我認為盲叔算的不準,但那卦帖上的話卻很有座右銘的價值,在這里再說一首,沖淡一下枯燥氣氛:

風吹亂絲不見頭,
顛三倒四犯憂愁,
慢慢找來方遂順,
急促反倒不自由。

呵呵,做事不要急促,這個運氣學也是,慢慢來,我早先發(fā)的那些手指頭圖還沒用到,現(xiàn)在也不用著急,那都是亂絲的許多頭,先放著,先把“主運”這一根頭捋順再說,急促反倒不自由!

但,要談主運的太過不及,還得從中運談起,呵呵,又是一根新頭!下一帖,得談中運了!


50
發(fā)表于 2014-2-16 22:21:09 | 只看該作者
柳之心 發(fā)表于 2014-2-15 22:55
山羊老師好!我是您的粉絲呀!

我來做一點基礎知識普及工作,這叫做殺雞不用宰牛刀,運氣中的高深知識 ...

柳老師真幽默。。。

其他不多說,我冒個泡發(fā)個帖子,就是想表達對您的支持!

點評

謝謝山羊老師,有您的支持,我會更加努力的!  詳情 回復 發(fā)表于 2014-2-17 07: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y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 18:52 , Processed in 0.1151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